服务
政府
    
服务
企业
    
服务
会员

协会受邀参加全国首个《保健服务机器人技术服务规范》标准研讨会

健康快讯:2025年4月18日——由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3)主办的《保健服务机器人技术服务规范》标准研讨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及技术专家的近百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标准化路径。深圳市健康产业协会受邀出席,共同见证保健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重要里程。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史诗桢处长首先代表深圳东道主对各位代表的到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介绍了“深圳标准”的发起和推广情况。史处长对这次会议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原司长崔钢对本次机器人标准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保健服务机器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国有四百多万家机构,有三千多万从业者,未来机会巨大。现在制定标准一定要与国际接轨。崔司长还指出,保健服务机器人的标准制定是一个难事、大事、长期的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事干好。

 

研讨会上,中国家电研究院原副院长、IEC专家马德军,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广州)董事长兼总经理辛强,宇树科技代表王俊芳,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斌锐分别做了主旨演讲。

 

马德军院长在会上介绍说,机器人赛道的产值在30万亿欧元规模,未来市场机会巨大,人在衰老之后,感官、体力、认知自然下降,如果有保健机器人介入的话,衰老会延缓,这将对提高老年人有尊严的独立养老生活起到巨大帮助。

 

辛强董事长在会上做了《康养服务机器人检测认证技术现状分析》的报告,辛董事长认为康养机器人的最佳载体是人形机器人。

 

 
 
聚焦大健康产业智能化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保健服务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中医理疗、康复训练、健康监测、居家养老等场景,但其技术标准缺失导致行业面临服务质量参差、数据安全隐忧等问题。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制定全国性统一标准,规范机器人技术在健康服务中的功能要求、操作流程、安全伦理等维度,推动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会上,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玲指出:"标准是技术落地应用的‘通行证’。我们不仅要确保机器人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要推动其与传统中医保健理论的有机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科技动能。"据悉,该标准将涵盖人机交互精度、隐私保护机制、紧急情况处置等关键技术指标,并首次提出中医经络识别、体质辨识等特色功能的量化评估体系。

 

 
 
背景链接
 

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3)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致力于构建覆盖健康管理、养生保健等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此次标准研制工作纳入《"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标志着我国传统保健服务业正式进入智能标准化时代。